世界浙商網2月22日訊(《浙商》全媒體記者 陳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還在繼續。近日,工信部發布通知,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加快病毒檢測診斷、疫苗新藥研發、防控救治等速度,提高抗疫效率。
事實上,突如其來的疫情已變成了各種“黑科技”的練兵場。從“高危人群疫情態勢感知系統”到“5G融合”,從“AI外呼機器人”到“健康碼”,各家科技公司紛紛推出了“硬核”產品和技術。近日,一家來自杭州的喜馬拉雅信息科技公司便自主研發出一款集體溫檢測、口罩佩戴監督提示和自動消毒三大功能于一體的HIM防疫巡檢機器人。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我們基于HIM系列機器人技術,定制開發了HIM防疫巡檢機器人,適用于人流密集場所,可以實現對車站、機場、醫院、酒店、碼頭、檢查站、學校、辦事大廳等疫情場所進行人體溫度檢測、人員佩戴口罩檢測及消毒液噴灑等功能。”杭州喜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慶洋告訴記者,該機器人在2019年11月底開發,本來是巡檢機器人,后來疫情爆發,增加了遠距離測溫等系統,一步一步改進為防疫巡檢機器人。
據記者了解,HIM喜馬拉雅增材制造的防疫巡檢機器人,搭載了高精度測溫設備,利用熱成像技術,結合可見光攝像頭,可以在0.5-2米的有效范圍內進行體溫測量,測溫精度可達±0.3℃,在后臺實行多人檢測,移動監測,如發現高溫者會發出高溫異常警報。
“技術是公司自主研發的,研發團隊主要來自畢業于清華、浙大、華中科大的技術人員,目前已經投入900多萬。”趙慶洋介紹,該機器人還結合了攝像頭與人臉識別技術,在算法支持下實現口罩的實時精準監測,當檢測到外出人員沒有佩戴口罩時,防疫巡檢機器人即通過溫馨提示喊話方式對其提醒,并檢測未戴口罩人員體溫,拍下即時畫面結合位置信息一起發到后臺,實現數據分析。
此外,HIM防疫巡檢機器人還配備了大容量消毒箱,可以裝載非易燃易爆炸液態消毒液30L,通過消毒清潔系統和相關消毒管理軟件,它能夠自動根據空間面積計算消毒時間,自主進行360°無死角消毒,最大消毒面積可達3240㎡/小時。
最硬核的是,趙慶洋公司推出的防疫巡檢機器人可以自主規劃最優路徑進行自動巡航,對公共場所進行全時段不間斷消毒,遇到底水量低電量情況下自動返回,軟件擁有的自檢設置可以對電池模塊,驅動模塊,檢測設備和其他模塊進行自檢。
趙慶洋說“疫情當前,匹夫有責!這是信心戰,也是技術戰,可以說防疫機器人在保障操作人員安全的同時,也解放了人手壓力,為生產生活保駕護航。我們希望發揮出科技的力量,一起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趙慶洋表示,目前該機器人已經收到了溫州樂清市第二人民醫院、余姚高科技產業園、蘇州工業園、山東大學等單位的訂單,正在排單生產。
杭州喜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慶洋、3D打印服務、趙慶洋用機器人抗疫